ALLSET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今日关键词: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申报,高级工程师评审,昨天有一个地质勘察专业的人才来咨询高级工程师评审的问题,因为地质专业的人才相对其他专业来 ………
今日关键词: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高级职称申报,高级工程师评审
昨天有一个地质勘察专业的人才来咨询高级工程师评审的问题,因为地质专业的人才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今天熊职称就把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的相关要求列出来,希望人才在参加高级职称申报和评审的时候可以有个参考。
高级工程师评审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评审评定标准: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或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和指导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探矿(安全)工程、选矿工程、采矿工程、实验测试、地质机械(仪器)、海洋地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影响面广的科研项目的专题负责人,参加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的技术骨干;
(二)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省(部)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1项以上,通过成果验收或技术鉴定;
(三)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省(部)级中型项目或市(厅)级大型项目、重点项目2项以上,通过成果验收或技术鉴定;
(四)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市(厅)级中型项目4项以上;
(五)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工程结算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地质工程施工类项目1项以上或单项工程结算额在700万元以上的项目2项以上;工程勘察设计结算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项以上或单项工程结算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2项以上;
(六)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新技术推广、新工艺(设备)应用项目省(部)级1项以上或市(厅)级2项以上,在工作中实施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
地质勘查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七)在省(部)级中型项目或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实施中,担任本专业的生产、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八)参加编写专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项以上或2项专业技术发展规划,经省(部)级批准颁布施行;
(九)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省(部)级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2项以上;主持或主要参加新产品投产项目2项以上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六、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二等奖2项以上、三等奖3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
(二)参与主持本专业项目的研究、设计、生产2项以上,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附鉴定材料);
(三)参与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大型地质勘查项目建设或科技成果推广2项以上(以立项、验收材料为准);
(四)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以专利证书为准);
(五)主要负责制订、编制国家、省、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并公布实施(以出版物的参编人员名单为准)。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前三名,独撰不少于5万字)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以上;
(二)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本人直接承担项目的技术报告(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等)3篇以上。
八、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规定年限要求,或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2年以上,确有突出贡献者,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
(一)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或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 (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3项以上,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